免费注册 登录
广州青年志愿者网--公益网络志愿者义工协会--志愿者义工招募、公益爱心项目平台,咨询电话:1986-001-1205【联合国会议通过:1986年12月5日是第一个国际志愿者日】(办公时间10:00-17:00) 返回首页

第四堵墙的个人空间 http://i.zyz.cn/?40937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090729《夜话》案例一

已有 253 次阅读2009-7-29 16:25

 

或许是“首因效应”的作用,7月28日参与录制《夜话》的三个案例中,我对第一个案例映像最深。

 

人口学资料:阿华   女   28岁  原籍河南  现任职销售

咨询诉求:爱的困境

 

主诉及背景介绍(按时间顺序整理):

1、  来访者称自己8岁左右,父亲因交通事故去世,由母亲、姐姐抚养大。

2、  16岁时阿华认识了大自己12岁的阿文,后发生亲密关系,后怀孕。

3、  99年16岁的阿华来到广州,生下儿子,但之前却从未进过阿文的家门。阿文的母亲和姐姐来看出生的孩子时及其冷漠。开始以为是其家人排外不喜欢广州外的女性,后阿文的姐姐才点破,原来阿文已结婚,而且有一个刚出生几个月大的女儿,而男方家人认为阿华是第三者所以才冷漠对待。

4、  阿华在得知真相后受到打击,觉得非常委屈,觉得阿文不该骗自己,在痛苦之中有过自杀的念头,幸好通行的母亲一路劝阻。

5、  尽管觉得委屈,但阿华没有离婚,为的是能让儿子在广州成长,接受更好的教育。但阿文不务正业,离婚时失去了家产遂以赌为生,阿华用自伤的方式也无法劝阻。家境困难,连累自己的母亲去捡破烂维持家用。

6、  02年正式和阿文结婚。04年,由于要给儿子上户口,父母一方必须进行绝育手术,而阿文和他的家人均反对阿文去做,23岁的阿华选择自己去做手术。虽然医生极力反对,现在也觉得后悔,但为了孩子当时没有选择。自称永远忘不了手术台的刺眼灯光和撕心裂肺的疼痛。

7、  06年阿华与阿文离婚,后来认识一男性,年龄相近,对方不介意她的过去包括身体的状况。但阿华觉得对方是独生子,认为对方家庭想要孩子,虽然对方家长对自己不错,可自己还是选择主动离开。

8、  阿华没有把儿子带在自己身边,而是放在男方家,觉得孩子不能少了父亲。虽给过男方家4万元,后来阿文输光又找阿华借了2万,阿华还是借了。

9、  最近认识一近50岁的男性,又是有妇之夫,觉得在他身边有种安全感依恋感。但自己很矛盾,希望能放下过往的恩怨,很想走出来。

10、              觉得现在对人都不信任。

 

蔡敏莉老师则通过角色扮演来重建阿华的认知:

1、  通过请出“父亲”和“自己”,构建心中渴望的场景——父亲拖着自己的手,让阿华述说对父亲的思念,倾述渴望依恋的愿望,然后蔡老师让阿华重复“我太想念这种感觉”、“我在每一段关系中找爸爸”,完成对过往关系的认知;相互拥抱,营造一种仪式感,说出“我不需要再去找爸爸”,为“离去”做铺垫;

2、  让“父亲”站在阿华身后用手搭在其双肩上,表示支持和唤起阿华在现实中自信与动力,说出“带着父亲的爱,要爱自己,自己决定自己”;

3、  通过请出“前夫”,把积怨倾述出来,认清前夫是不会改变的,“我选择对你很失望”,同时让阿华感受在愤怒中积聚的力量(“父亲”的手松开),“我会负起自己的责任,保护好自己和孩子”

4、  望着跪在地上的“自己”,蔡老师发问:“你该怎么办?”阿华说出“自己其身”,拉起“自己”紧紧抱住(蔡老师说这是种下一颗种子),蔡老师问:“可不可以接纳她,保护她?”让阿华对“自己”承诺。

5、  让“父亲”、“自己”站在阿华左右各搭一肩,面对“孩子”,阿华说出“永远爱孩子,不再逃避”,“要好好爱自己,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

6、  让观众参与互动,逐个上台和阿华握手,对她表示出鼓励和信任,将支持力度扩大。

7、  最后让阿华说说现在的心情,蔡老师点评“不懂爱自己,就是不懂合情合理”。

 

 

自己能记得的,大概就这么多吧,有空再看看《夜话》节目,看看有什么新的体会来补充。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免费注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