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登录
广州青年志愿者网--公益网络志愿者义工协会--志愿者义工招募、公益爱心项目平台,咨询电话:1986-001-1205【联合国会议通过:1986年12月5日是第一个国际志愿者日】(办公时间10:00-17:00) 返回首页

小九的个人空间 http://i.zyz.cn/?25141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华南虎在北京(16)人大讲座:张嘉真教授的“作文心疗”

已有 193 次阅读2012-5-14 18:19 |个人分类:问道之旅| 教授, 华南虎

514日下午,来到人民大学的明德楼听张嘉真教授的“觉智教育的语文素养课程实践”讲座。错过了上周末在哈尔滨的“作文心疗”工作坊之后,我又幸运地赶上了末班车,得以谛听张老师的课程。这也是我第一次步入人大的校园,感觉很亲切,直接的原因是知道这是当年王小波教过书的地方,算是有点小小缅怀的心情。当年刚喜欢上南方周末的王小波杂文专栏,不多久他就意外去世了。能接近善知识的机会不多,应当好好珍惜。

 

张老师步入课室的时候,跟我想象的很不一样,不像个严肃的学者,反而像邻居的阿姨,所以课堂气氛是轻松的。不过,因为在一个半小时内要交代完整的作文教学与叙事治疗,有点匆忙。张老师讲到一半发现坐在前排的我和另一位同学狂抄笔记,马上说:你们抄笔记了,这很不好啊。我理解老师是认为抄笔记会分心,但我每次上课怕自己分心,就是用抄笔记的方法集中注意力的,所以厚着脸皮就在她鼻子底下继续抄笔记,嘿嘿。曾经在国图里一口气读完了张老师的《作文教学与叙事治疗》(台北五南出版,2006),靠的也是抄笔记的功夫,现在不至于完全忘记呢。

 

张老师来了个简单的自我介绍,马上引入了觉智教育的概念(自华梵大学的释晓云师父始,二十多年的发展),讲到作文心疗可以引发学生的内省智能,谈到家庭教育中的“教”与“养”的分离,然后详细阐述了觉智教育的理念,实际是一项人文素养教育工程。在语文领域发展觉智教育,是以作文为核心的,包括三层功夫:语言、文学和人文。整个项目流程从解构阅读到内省自觉,到体验反思,到转识成智(含有禅学术语),成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张老师接着谈到作文心疗初阶的教育诊断,作文心疗的目标,作文心疗语言教学的框架,培养学生的具体教学目标(语文力、创造力、思考力、决策力、社会力);后半部分着重在叙事治疗,如写作叙事行为辅导,语文发展与心疗的方法,个案实例等等。最后以一个提问结束:在教育改革中如何嵌入人文素养教育目标呢?

 

讲座后面的讨论主要是张老师和两位人民大学教育学院的老师关于教育法案的探讨,重点在如何能使师资培养达到人文素养教育的要求,但目前依旧长路漫漫。台湾在这方面的改革已走过二十多年的时间,也许有借鉴意义。张老师把作文提到了人文教育的中心地位,自有她的道理,其实无论基础教育的哪一个方面,目标都是发展孩子们的多元智能,只不过在语文课上这个多元智能的整合来得更重要,对教师本身的素养要求更高。我自从开始进入语言教学之后,就觉得除了帮助学生应付考试之外,有太多广阔的空间可以向学生开放,但是当然啦,先把基本任务:应试,给解决掉吧。昨日检讨了过去两周的备课进度,觉得是自己放松了,还是得把效率提高才行。

 

在大学教室里听课的感觉真好,能够再次见到哈尔滨的黍离老师也是一大喜事,觉得哈尔滨和北京离得也不远嘛……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免费注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