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登录
广州青年志愿者网--公益网络志愿者义工协会--志愿者义工招募、公益爱心项目平台,咨询电话:1986-001-1205【联合国会议通过:1986年12月5日是第一个国际志愿者日】(办公时间10:00-17:00) 返回首页

小九的个人空间 http://i.zyz.cn/?25141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竹园之约静悄悄, 2011-9-28

已有 174 次阅读2011-9-29 14:53 |个人分类:志愿者手记|

台风来临的前夕,阳光像老火煲汤似的温吞,空气中有种风暴眼中的平静,可能夜里会有雨。静悄悄的午后,我和Apple约在竹园,--自年初七敬老新春嘉年华之后,又过去了大半年,这是今年第二次去竹园敬老院。

 

抵达的时候,在新修葺完主屋顶的礼拜堂旁边的小屋里,陈神父正在带领一群教友进行圣经学习。打过招呼,我进了后院,直接到老人家们住的平房那儿去。院子的地面收拾得干干净净,该种菜的地方,该种花的地方,自自然然地繁盛着。还有那许许多多高大的果树,荔枝树,杨桃树,莲雾,番鬼荔枝,海葡萄,等等,都像院中的老人一样,可以告诉我们这院子里曾经发生的许多故事。

 

刘姑和清爱姑正在走廊里闲坐,见了面照例的笑眯眯,跟她俩聊起遥远的黑龙江,她们表示那是超出自己想象的地方了。讲客家话的曾婆婆也来了。喜欢拾掇厨房的四婆也出来了。后来又出来了基姑和莲蓉姑。--这几位长者们就算是失明的也都自己自理一些生活琐事,很令人敬佩呢。我们絮絮地谈着家常,仿佛又是第一次见面一样。

 

Apple会合在这里,也真有特殊纪念意义呢:08年春天,我们第一次正式拜访竹园敬老院,后来的许多次活动,我们总在一起参与,从春节到中秋,从一周年到三周年,这个小院子里,有过那么多的快乐回忆,深深刻着我们的友谊烙印,见证这些的,正是院里那些葳蕤的树木。

 

我们离开前,得到允许,参观了修葺后的礼拜堂。落成于1940年的大屋顶单层大开间砖瓦建筑,挺过了多少年风风雨雨,现在又焕发出新的光彩。屋面上的瓦和木檩条全部更换了,橼木和大梁是原装,重新油漆过。以重重叠叠的悬挑梁对称构成的大屋架是一大特色,现在的年代可能找不到这样的工艺了。过去伫立在前院的一棵多人合抱的大树已经因为被白蚁蛀空而放倒,现在还有花坛需要重新建设。很多年前,马神父曾在这里种植过各色各样的玫瑰,但这已经是传说了。这位成为传说的异乡人,在勤勉与奉献中渡过了快乐的一生,90多岁在云浮终老。他的精神至今在影响着后来者。有些东西,是可以超越宗教,超越政治的。懂得欣赏这些的朋友其实不少。当然能够聚在一起做一些实在事情的朋友就更可贵了。

 

假如翻看云浮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的黑白照片,你可以轻易发现,一座洋气的教堂建筑在小山城里显得有多么特殊。现在这个小院被隐藏在城市建筑和绿树浓荫的深处。让宁静属于她,属于那些珍惜她的人吧。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免费注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