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登录
广州青年志愿者网--公益网络志愿者义工协会--志愿者义工招募、公益爱心项目平台,咨询电话:1986-001-1205【联合国会议通过:1986年12月5日是第一个国际志愿者日】(办公时间10:00-17:00) 返回首页

小九的个人空间 http://i.zyz.cn/?25141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康泰,不知老之将至(8)

已有 130 次阅读2011-9-26 09:46 |个人分类:志愿者手记

火车抵达广州东,已经晚点,上午九点多出的站,跳上熟悉的公交车,回到久违的屎捞人公寓,收拾停当,已经是正午了,匆匆忙忙出门,往康泰养老院而去,今天,我和康泰有个约会。多时不见,不知一些老人家可还在,不是不忐忑的。这是敬老院常见的主旋律:每天都可能有死亡,只是不知轮到谁。

 

下午两点到四点,在康泰进行陪伴服务,我和新人紫熙结成一组,走访了二、三、四楼的几个房间。紫熙是个快乐的大孩子,很有感染力,虽然广州话还讲得不好(会讲潮洲话),但她丰富的身体语言帮助了沟通。这次我们在二楼竟然遇到一位韩国老太太,只能说片言只语的普通话,其他时候靠猜。年纪大了,一个人在陌生的国度,真是不容易,为什么她会住到广州的养老院来,实在好奇,不过我们是不会问的,只要和她一起手舞足蹈的“聊天”就好。另一个房间,见到了比较熟悉的罗姨,80多岁了,今年才因为类风湿关节变形走不了路,但精神很好,挺健谈,讲起年轻时候在粤华路街道做搬运工的日子,感慨自己就是年轻时候过度劳累落下了病根。三楼的陈姨,一个人在看电视,电视里讲普通话其实她听不懂,就听个热闹。同住的两个老阿姨喜欢互相取笑说对方是“聋子”。这里的几位婆婆有讲客家话的,有讲潮汕话的,有讲湖南话的。有位婆婆年轻时候做过小学语文教师,至今风度依然。在宿舍楼里明显是女长者多于男长者,是不是说明女性相对比较长寿呢?

 

回到楼下,有十多位长者和志愿者正在唱歌。大厅有了歌声,空气仿佛又活跃起来了。在这里与庞阿姨重逢,才得知她原来的家就在哈尔滨,住在动力区的,这下子对上了弦,她就不停的对我介绍哈尔滨的种种食物,仿佛在语言中又神游了旧地,回味了所有的故乡美食,不过,她已经离开北方几十年了,再未回去过。

 

有一位长者今日未见,我也不敢问,怕有不好的消息,活动结束后才去找负责人了解情况,原来,唐伯还在,今年四月摔伤了腿,住过一段医院,至今卧床。但有个好消息:今年六月,有位志愿者通过微博帮他找到了失去联系多年的儿子!!这真是喜忧参半~记得三年前唐伯就去找人算过卦,那人说他儿子有些灾难,三年后才会现身,竟还真说中了。不过,目前父子二人还没法见面,只有远隔重洋视频对话过一次。事情已经进展得有点太过美好,就别提那些闻风而至的媒体了……

 

这回看到唐伯,我多时的心里一块石头也落了地。虽然身体欠佳,记忆减退,但人逢喜事,精神还是十足。在长者的记忆库里,也许早就消失了过去我们聊天的种种,但是只要他快乐,也没有什么不可以。今年是辛亥百年,这位几乎与辛亥革命同寿的老人,黄埔军校毕业生,打过鬼子,做过公务员,当过工人,坐过牢房(文革时期),……历经种种磨难,应该得到安安稳稳的结局,否则老天爷也太混账了。至于旁人风传的财产纠纷、人事纠纷、历史纠纷,对于已经耳顺的老人来说,都是浮云。

 

临别时,唐伯又在说了:等我好了,请大家吃大餐!那是我们以前常常说的告别辞,就凭这一点,我知道我们的友谊仍深深地埋在长者的心底,如同树木地下的根系,延伸得很远很远。

 

康泰很快就要迎来五周年了。那个时候我应该又已经在遥远的北方。我会默默祝祷长者们和志愿者们健康、平安、快乐。世事变迁,白云苍狗,抹不去康泰的亮色。康泰,加油~

 

2011-9-24 星期六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免费注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