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登录
广州青年志愿者网--咨询合作请添加浮动企业微信二维码,公益网络志愿者义工协会--志愿者义工招募、公益爱心项目平台,咨询电话:1986-001-1205【联合国会议通过:1986年12月5日是第一个国际志愿者日】(办公时间10:00-17:00) 返回首页

cowlady的个人空间 http://i.zyz.cn/?4346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慈世师父的开示

已有 183 次阅读2009-12-3 11:42 |个人分类:光彩园地

转染心为净心 ,就世俗谛而言,可以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中观为,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不是一个真实不变的东西,是一种存在着的假象,所以说是,三界唯空,万法如化。即使是超凡入圣,也是系念于一心之间,也是在心上入手的。《维摩经》说: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如是,我们应当从我们方寸之间的心入手,因为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切不可以心外求法,心外求法耽误事。你这一期生命结束了,下一期生命从何处来,谁知道呢?很多人很难认识到这一点,学了若干年佛后,依然心随境转,烦恼无限。那边来了一个什么景象,什么人,什么东西,我们的眼睛马上就随着过去了,这就是心随境转。你不能感觉到它是一种如幻的假相。你真正感觉到了,你就有希望了。正是因为你计较了,你就随境而转了,一直被烦恼所缠绕。当然,佛教徒不是要走极端,让你什么都不要动,而是要使你的心定下来,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你不要住在上面,来了让它来,去了由它去。但问题在于,来了的我们不让它来,去了的我们不让它去,所以我们才有烦恼。因为心的妄想、分别已使我们烦恼无尽,疲惫不堪,所以《楞严经》说,若能转物,即同如来,若被物转,即是凡夫。凡圣只在心念之间,所以我们应在这一念之间下功夫。此中转处,应是我们的心,必须强调心的作用。禅宗有一个偈子:镇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归来偶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也就是说,你心外求法,找来找去,找了半天还是回来了,春原来就在这里。在哪里?在你的心里。这分明是警示他人不要心外求法。如果你真的定下来,你可以跑,因为你跑和不跑都是一样的,是不二的,但你的心定不下来,跑就是跑,不跑就是不跑。古德说: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德总在心源。妙德是在心里播种的,修学法门也是在心里下手的。所以,你学什么宗派,学哪个法门,走哪条路,怎样做功德,这个心是最重要的。佛教徒不从心上入手,那很麻烦,没有用,仅仅是一个名义上的佛教徒。佛陀说:制心一处,无事不办。你只要把这个心制住,就什么事都能够办。佛教讲,若有所得,则有所不得,若无所得,则无所不得,我觉得这就是佛教的辩证法。我们要有的放矢,一般人的心犹疑不定,总是被现象界所左右,象好的坏的、美的丑的、高的低的、贵的贱的,都是现象,而不是本质。佛让我们不着相,是让我们不要被概念所左右。但我们确实做着一种努力,试图想抓住一点什么,总想去追究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佛陀在《箭喻经》中说过这样一种比喻:一个将军在战场上受了致命的箭伤,但不让郎中把箭拔下来,而是问箭是从哪个方向射来的,产自哪个国家,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探讨来探讨去,最后箭没取出来,他已经死去了。所以人不应该在一些枝末问题上去探讨,而是应该把箭取下来,这样才能保住你的生命,你才能有希望,否则研究来研究去,你这一生就完了。很多人就是走这样的路,这是很可悲的。在执着追求的过程中,我们又常常变换着某种方式,因为我们常常都失败了。自然,我们会陷入一种烦恼与痛苦之中。有时候,我们也成功过,只是成功的喜悦是短暂的,一刹那就过去了,很快就消失了,一种新的不平衡又出现了。人生的遗憾与缺陷,使我们的心中常常处于一种倾斜的状态,我们老是要去填补,老是在天平的这一头加一个磕码,在另一头加一个磕码,这样天平老总不平衡。问题在于,我们应把天平上所有的砝码都捡下去,我们本身就是平衡的,为了校正天平的倾斜,我们费尽了心机,不断地在这架倾斜的天平上增加法码,试图使之平衡。比如寻找朋友,挣钱,吃喝玩乐,寻求某种刺激等等。但我们最终都失望了,这些办法解决不了根本的问题,因为我们只是在增加着什么,而不是在减少着什么。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做学问,应该一天比一天增加,修道应该一天比一天减少。你的负担越来越轻,你就离解脱越来越近,你活着就会自在、轻松。但我们学道象做学问一样,往往是学了很多很多,最后不知道要学哪个法门,还抱怨佛法太多。其实,你要学的东西很简单,足下那片土地属于你,就从足下开始。我们总是想抓住一个可以依赖的东西。有人说,皈依三宝是我们最好的依靠,我不否认这一点,只是我们依靠的应当是佛陀的大智、法的真谛和僧的清净。如果说,我们皈依是想依靠佛陀这个人,希望他能给我们带来什么,那你最终肯定是要失望的。好比我们有了一张非常清晰明了的地图,要想达到目的,还需要我们去走,即实践。正如《坛经》所说:迷时师度,悟时自度。我们在佛法中获得了正知见,就如同得到了一张非常清晰明了的地图,如果我们不走,就永远没有希望达到目的地,如果我们走,就有希望了。佛陀只不过告诉我们一张地图而已,你千千万万不要把这张地图当作目的地,而且陶醉说你到目的地了。这错了!很多学佛的人都犯狂禅和口头禅的毛病,还是烦恼。有鉴于此,我们切不可以把指向月亮的手指当成我们要达到的目标,这既挡住了我们的视线,同时也失去了一次绝好的机会。每一部佛经,每一部论典都是一条最好的路,多难得啊!你失去了,当面错过了,失之交臂!因为你的根器因缘不好,所以你失去了机会,这是非常遗憾的!人实在不应该虚度时光,因为人生太短暂了。在历史的长河中,人生是微不足道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在有限的年华中珍惜自己,否则人身很快就失去了。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免费注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