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登录
广州青年志愿者网--公益网络志愿者义工协会--志愿者义工招募、公益爱心项目平台,咨询电话:1986-001-1205【联合国会议通过:1986年12月5日是第一个国际志愿者日】(办公时间10:00-17:00) 返回首页

萤火虫2008的个人空间 http://i.zyz.cn/?43154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我们的亚运,大家的亚运

已有 140 次阅读2009-4-26 20:53 |个人分类:情牵亚运|

记得吴小莉在《世界看小莉》一书中抒发的感概,因为作为一名一线的新闻工作者,有幸见证了97香港回归、参与了98抗洪的一线报道、机智地以10元人民币赢得了总理的提问机会、与主席同行日本见证中日关系……总在祖国的重要关头见证着一个个历史性的时刻,或因喜悦让人兴奋并深感欣慰,或在灾难面前揪心无力而痛心不已,但所有的一切,小莉姐姐把它浓缩在一个心情里“祖国发生大事的时候,我在”!当时,我深深地被她这种精神所感动,甚至一次又一次想象当时她写下这句话时内心的汹涌澎湃。渐渐地,我更加喜欢这位知性的新闻工作者了。我想如果所有的人都有这样一种想法“祖国发生大事的时候,我在”,即使我们面临着多大的困惑应该再也无畏了。
 
北京奥运会选拨志愿者的时候,我懵懵懂懂好像什么也不懂得,尽管内心万分的希望,成为志愿者的可能性实在是太少了,然而还是心存侥幸,网申了志愿者。纵然知道结果,但还是觉得如果没有尝试的话,那就什么都将不是。终于在奥运会开幕式的前一天从贵州赶回来了广州,特意在姑妈家落脚只为选择一个有电视的地方可以看开幕式的直播。尽管我知道开幕式后来一定也都还会有直播,但总感觉不一样,许久的等待,只为那一刻,怎么能够错过。不能亲近,无法参与,但希望心能真切感受着所有,直至把所有的心情收藏。那些都已经是一辈子的回忆了。
 
后来我想亚运会参与的可能性应该会大一点吧,2010年,我刚好出来工作,于是心里再次燃起了一种心情。这一次,我想全力以赴。4月21日,我一次又一次问身边的同学,你们网络报名了么?“明年我们正好出来工作呢,有时间么?”“时间?”好像不在我担心和考虑的因素里,如果能够成为亚运的一份子,我想对于任何一家公司都会支持吧。另一同学说“奥运时我一同学被安排去一些冷门赛场当志愿者,当得超不开心。”我问为什么,“在那里都看不到喜欢的赛事啊。”心想如果是为了更近距离地看到喜欢的赛事或者是为了日后能跟别人自豪地谈起某年某日我在某处当志愿者看到了某某运动员和观看了某某比赛,这样的意义何在呢?作为志愿者,所有的工作不都应该是一样的么?我们不是应该为我们做好了工作使整个活动秩序井然而自豪,无论我们站在志愿工作的哪个角落,被人民关注着,或在并不显眼的地方默默微笑,这些又有什么关系呢!晚上12点才开始填写申请,我想怎样才能让看到我申请的人看到我的心意呢?我必须注重这第一步,一定不能马虎了事,希望能以100%的诚意传达着我的心情,我多么希望我能做到呢!于是,每一步的填写我都花尽心思,对于其中三个有字数限制的填项我一次又一次修改,因为写得太多了,我不得不删减,删的有点不舍,因为每一个字都是自己认真想出来的或是我真实感受过的,但细想我们也应该谅解和支持亚委会的这种做法,如果不加字数限制他们的工作量将增加多少呢,而且在一定程度上200字已经可以传递出足够的信息了。可能因为这个学期很少熬夜的缘故,填到将近两点的时候,眼睛开始发涩了,没按保存信息就直接提交了,一按后我就后悔了,怎么那么心急呢,无论如何都应该先保存的。提交后没有没看任何的提示,我想肯定有提交成功或者什么其他提示的,我更加后悔了,后来我想到邮箱,我觉得应该会有邮件发到邮箱提示的,很遗憾,打开后没能看到。实在受不住就先睡了。因为只有一次报名的机会,第二天我打电话过去想问下能否查到是否报名成功的信息,但打了好多次都打不同。最后,又一次抱着侥幸心理,想可能还没提交成功呢,应该还有一次机会吧,于是再一次上去申请。这次,我告诉自己不能心急了,要一步步保存,一次次检查,还好之前填写的信息大都记得,填写倒不用很长时间,只是不放心检查了好多次。最后提交成功了。心里悬着的一块石头好像着地了。接着进入邮箱,果然收到了申请成功的信件。太好了。最后,无论怎样,希望自己能有机会成为亚运的志愿者。希望如小莉姐姐所说的那样“祖国发生大事的时候,我在”,我想虽然不能成为亚运会的志愿者也有我们能为亚运做的事,那时我们也“在”,但真正地参与其中的这种“在”是不一样的,在大学的最后阶段,在亚运这一盛事下,我希望我能成为其中的一份子。

全部作者的其他最新日志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免费注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