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登录
广州青年志愿者网--咨询合作请添加浮动企业微信二维码,公益网络志愿者义工协会--志愿者义工招募、公益爱心项目平台,咨询电话:1986-001-1205【联合国会议通过:1986年12月5日是第一个国际志愿者日】(办公时间10:00-17:00) 返回首页

凰兮凰兮从我栖的个人空间 http://i.zyz.cn/?178709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感动是因为有一种精神震撼到你

已有 141 次阅读2012-4-9 23:54 |个人分类:观后感

       今天选修的老师给我们看了一部我们学校08级广编毕业生在增城健娱村拍的关于麻风病人的记录片。
       在石滩镇健娱村有一群人,他们因麻风病而聚在一起,在经历近半个世纪后,他们成为了淡出人们视线的一群孤寡老人。近日,记者走进石滩镇健娱村了解他们的一些生活。
健娱村的由来
    “我们这里至今仍有51名麻风病康复者生活,他们很少与外界联系,平均年龄70多岁,最老的90多岁,最年轻的也60多岁了。”健娱村村长刘帝球介绍。今年67岁的刘帝球,是村子里最年轻的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麻风村”实际上是医院的康复区,村中所有村民的户口都落在健娱医院。1957年,专门防治麻风病的健娱医院成立,村子也就跟着成立了,村民就是健娱医院的病人。
    “1957年医院建立之初收治了第一个病人,1959年已经有50多人入住村子,1960年达到300多人,这样陆续有人来,有人治愈离开,直到1999年以后就再也没有人进来了,现在剩下几十个孤寡老人已经没有劳动能力,只能靠政府救济着。
”健娱村村长刘帝球介绍说,现在健娱村老人每个月可领取国家500多元的生活补助,还有社会的一些捐助。
      听说那位师姐在拍摄时在健娱村住了一个多月,她将自己感受到的都通过这部片子表达出来。
      片子拍得不算很精致。开头展现了那里的居住条件,简单而有些冷清的院子,更加简单的住房,旁白介绍了一段背景。当初他们因为得了麻风被集中到那里隔离,从此过着近乎与世隔绝的日子。还年轻时他们都是自力更生,自己种菜养活自己。岁月荏苒,如今的他们已经不得不靠政府的支助度日。当年很差的医疗条件导致他们都有了麻风的后遗症,导致不同程度的残疾。很多人的手脚都不成形了,有的只剩手掌或有较短的部分手指,可以操作简单的工具:有的腿看起来就像两根棍子,难以支持行走,轮椅拐杖成了助行工具……
       老人都在早上4点多就起床,5点多就吃过简单的早餐然后可能就听听广播,看看报纸,日复一日的枯燥的一天开始了……然后开始准备中午饭,做饭对他们来说是一项大工程。导演选择的做饭的拍摄对象是左手只有不大的手掌,没有手指,而右手只有一点拇指和食指可以夹住东西的阮伯伯。肢体的残疾使得那里的人们充分发挥人的创造力。像阮伯伯就将菜刀的柄缠上可以套进自己手掌的电线环,他的其他生活用品也做了相应的改造方便自己。9点,各家都吃午饭了。阮伯伯为了自己安全,无论什么菜他都只是蒸着来吃,捞出煮的黄黄的软哒哒的菜叶,酱油拌着下饭。“尽管饭菜不好吃,但阮伯伯还是大口大口地吃。这里的老人家胃口都很好,吃得下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一件幸福的事。”旁白如是说。
        晚饭他们同样吃的很早,下午4点就是晚饭时间。之后没有什么事做。然后晚上7点上床睡觉。这样的作息时间使我们现在这些人无法想象的,尤其年轻一代,个个夜猫子半夜不睡,早上日上三竿也不起,早午餐一块解决,娱乐生活要不很精彩,要不就完全淫浸于网络……而这样单调至极致的日子,他们过了大半个世纪。

       老人平时有些喜欢戏曲的就听听广播,喜欢看书的就看看志愿者带来的书,还能有什么方式打发时间?闲聊家常?都在一起住了这么久有什么没聊透这么平静的生活能有多少谈资。所以他们最喜欢的话题就是说说来看他们的志愿者,他们就是老人们感受新鲜的源泉。

       社会很多地方都需要人文关怀,却未能得到满足。有的人接触到边缘事物,然后用他们的方式将信息反馈给社会的中心,意图在于告诉人们,在你看不到的地方,有这么些人面临着这样或那样的你从未想象到的事,他们努力地独自跨越着一道道坎,艰辛而隐忍。虽然也渴望被关注,但他们都尽量不抱怨,对生命积极乐观。或许他们已经离去,又或是走在去往天堂的路上。就是这样的他们,感动着可能被社会复杂、人情冷暖麻木了的你。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免费注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