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 3|
这是一条来自 越秀志愿驿站的微博:
志愿驿站的常态化运行服务,除了刹那间的激情,更需要长情,长期坚守的感情,进而转化为志愿者倾注的热情。真正的志愿项目成功和志愿服务成效,需要时间的积累、检验,来不得急功近利和加班加点,因为它不是生产线上的成品,更不是政绩工程,而是来自直达人心的服务。
从2月19去报名第一次关注到西关小屋的存在,到2月24第一次参与其中,到3月的自我体会,到4月1开始的真正思考,到5、6月不断在常态化与各个特别活动的诞生、参与以及过后自己的总结思考中变成生活的一部分,也慢慢摸索和感受,也慢慢去体会听到的很多人说的很多话,是与否。
有时我走远看过去,这样一个小小驿站的存在,改变了什么,或者创造了什么。如果这个地方没有这样一间小屋,过路人还是一样匆匆路过吧? 有时候那里会聚集好些人,穿着统一的马甲,做着他们认为快乐的事情。他们指手划脚,然后路人就朝着他们所指的方向走远。也就在这千千万万的同时,有更多更多的路人,似没有意识到他们存在一样,专注走自己的路,专注地路过。他们总是拿着时有变换的纸张,试图引起路人的注意,并带走自己手上的一张。不过换来的多是一阵摆手和厌恶的表情,然后看着陌生面孔快步走远。当然有时他们的愿望也会顺利的实现,于是手中一沓纸还是会慢慢变薄...他们的存在是是可有可无? 抑或是挡路了? 有些时候甚至会远远走来一两个穿制服的,把他们盯了又盯。
但是当我模糊的视线缓缓回过神来,当我走近去,回到他们中间,我看见一张张^_^。不是迎宾小姐待客的^_^,也不是形象大使惯有的^_^。 他们在笑什么? 路人走过来了,带一脸迷茫;他们"指指点点",路人转身离开,带一脸微笑。路人走过来了,接过递到跟前的纸,点头离开。老人家带着小孩子走过来了,心急如焚掏出一张电话号码,片刻之后找回亲人。去帮助、被支持、被信任,怎会不笑。他们也有不如意的时候,有些地方,地图上没有,记忆中没有,没关系,致一声歉,默默记下这个地方,用各种办法去熟悉周边。很多路人,把我们视作街边派传单的,远远躲开或无情拒绝,没关系,相信下一个路人会给予支持和微笑。静下来的时候,聊聊天,自娱自乐,办活动的时候,与人同乐,乐其所乐。
就是在一张张^_^中我看到了存在的价值。价值有多大,或者说有没有必要,我不知道。但是我们一直在探讨市民的需要是什么,小屋的存在又能提供什么,我们能够给路人创造些什么,带去什么影响,小屋的发展最终应该走向哪里,应该是一个大体上怎样的模式,我们这间小屋的特殊情况是什么,这个小区域的特点是什么,怎样与社区融合,......
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不过我们会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