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登录
广州青年志愿者网--公益网络志愿者义工协会--志愿者义工招募、公益爱心项目平台,咨询电话:1986-001-1205【联合国会议通过:1986年12月5日是第一个国际志愿者日】(办公时间10:00-17:00) 返回首页

阳光txs的个人空间 http://i.zyz.cn/?116732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转载】一篇值得反思的文章

已有 222 次阅读2011-7-25 19:49 |

 

救救我心中的七彩虹

参加完今天七彩虹的活动后,还有3个小时服务时数,我将成为VIP。从第一次做义工的那一刻,我就选择了七彩虹,作为志愿者,几乎所有义工的时间,都与七彩虹联系在一起。

 

【相信每个志愿者参加第一次正式的志愿活动,都是十分难忘的】

 

本是一个值得开心的日子,但心里并没有过多感受这份将要到来的喜悦。静静地度过了一个早上,看着大家一起游戏,一个早上两个小时的活动时间,被无可奈何的拉长,成了贬值的欢乐时光。

 

【“贬值的欢乐时光”短短数句言语,道出了多少老志愿者,资深义工的心声,不是他们不去认真服务,也不是他们对待服务的态度变差了,也许是因为长期的服务,长期的去做“好事”,甚至连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去做。说白了,有时候会出现一种“彷徨”状态,因为你身边原来与你“志同道合的人”现在都纷纷离开了。他们也许忙于学习,也许忙于工作,也许忙于生活中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志愿者工作是一个事业,真正用心去做,坚持去做,就必须将心态摆正。】

 

我突然涌出很多问题:最近,第一次来过七彩虹的志愿者,有多少人会再来第二次呢?坚持来三星期的又有多少呢?已经参加七彩虹活动很长时间的志愿者,有多少现在还在坚持?又有多少已经转移到别的服务点?

 

【其实这个问题很多服务点都会遇到,这就是为什么有些服务点志愿者“长盛不衰”而有些已经无法继续经营下去了。一句话:“规范管理”。其实如果骨干志愿者(或者他们所说的顾问、负责人、带队、秘书长等等)能够清楚规范的重要性,“下定决心,马上行动”,建立一套健全一点的管理机制。设立职位去管理志愿档案,比方说,将志愿者服务次数登记在册,定期开一个“表彰会议”等等。相信志愿者参加过一次,他们一旦有时间肯定过来参加第二次的。曾经有位资深义工说过  “每一个志愿服务分队,都要像志愿服务总队那样去管理”】

 

在感觉中,七彩虹的吸引力,真比不上我第一次踏足的那些日子。少活力、缺激情、无沟通、欠纪律。
七彩虹现在的吸引力到底有多少呢?现在究竟有多少老面孔是为习惯而惯性地来七彩虹?又有谁是觉得因为有不断的激情和活力而参加七彩虹?
至少我感觉上有落差,不知道那些比我参加了更长时间的老面孔又是如何感想?我希望七彩虹越来越好,但我看到的,却不觉得能一路走得爽……

 

【志愿服务有时候会“循环往复”去做一些事情,一次又一次去做,而且每次都做类似的事情,有些年轻的志愿会觉得很乏味,但正是这些“重复”,令到被服务的对象不断的提升能力。(例如智障、听障等等)相信对于服务对象而言,需要的只是一点点小创新,一点点志愿的激情就很够了。】

* 活动真达到了传达欢乐与沟通的目的了吗?构思的活动是在闭门造车吗?是人需要活动还是活动需要人?有人问过学员喜欢不喜欢,喜欢什么活动?问过新来的志愿者参加过什么集体的活动,希望可以参加什么活动?学员与志愿者在跳手语操和兔子舞的时候不是最开心的吗?如果受欢迎,大家又喜欢,为什么不每次坚持如此简单又受欢迎的环节呢?

 

【团体式的志愿者服务活动,及时询问“服务对象”(学员、小朋友)的意见十分重要,也许对于智障的学员他们表达不清楚自己的意思,对于小朋友他们连完整的句子都说得断断续续,只要他们肯去表达自己的意思就足够了。作为志愿者,作为义工的我们,更需要的是去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意思,那怕是一个词语或者一个短句,甚至是一个表情都是十分重要的。】

七彩虹经过最近的一次改革后,分为手工,演艺、小学堂3个小组,架构比以前看似丰富了,但演艺组与小学堂的活动形式很难做质的区分,模式有很大一部分应该是相同的,只是在个别活动上有区分,硬性分成两组有没有造成人力资源浪费?每一次活动为各自的活动费尽心思,可想出来的活动却不一定有好的效果。

 

【的确很多时候,活动的效果是没有预期的那么好,因为我们去改革了。所谓改革就是将原来的东西打破,重新去组合,大家都很用心去做事情,很花心思去思考怎样才能让场面更“欢乐”,让学员学习到需要的东西,但对于智障对于小朋友而言,习惯新的活动模式是需要一段时间的,只要骨干志愿者、策划志愿者觉得有利于服务对象,就去坚持吧!会看到成果的。】


 

手工组几乎每一次报名人数都是最快,因为他们目的性强,活动内容不会让人觉得复杂,活动模式成型,效果都很不错。原因就是因为目的性强,变的只是每次手工的样式,活动模式相对稳定,学员不需要花太多的精力去学规则,而是专心地做手工。
都把心思花在活动形式的创新,有没有更多关注欢乐的本质,玩的本质?没有目的的活动,复杂冗长,索然无味。

 

【每一个小组都有自己“目的”,或者说目标去进行活动,那么我们整个团队的服务质量就会不知不觉中得到提升。】

 

* 有人统计过新来志愿者的资料吗?经常说培训新志愿者,有人重视过他们吗?如何介绍,如何引导,如何发掘他们的才能,如何调动他们的热情融入七彩虹?甚至如何继续留下新志愿者?与其乏味地上培训课,不如在活动过程中进行。做好过程的点滴,比专门的培训讲座总会生动吧?好比开店,七彩虹有回头客吗?

 

【现在很多服务点都会提倡一种叫“参与式培训”的模式,青年志愿这多数都是在校学生,对于照本宣科的培训是会觉得乏味无趣的。】

 

志愿者之间的沟通都成问题,怎么能让人相信可以跟学员更好的沟通?
* 七彩虹活动是纯粹的义务服务,可能会有骨干因各种的原因不能参加,因此更需要把每个活动步骤明确、然后标准化、落实形成书面条文,让每个接手活动的人都可以固定地去执行,不至于活动杂乱无章。经常出现的随意性,甚至造成会议与活动毫无纪律。

 

【“无规矩不成方圆”,在个性张扬的志愿者群体中,发挥个人创意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在一个“标准化” 的规范中进行活动。】

 

不要再多开会、少做事了;效率太低了,赢在执行,让每一位参加过七彩虹的志愿者有正面而积极的评价吧,行动宣传比文字宣传来得更实在。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办法”,“赢在执行”,对于每一个付出过的志愿者都给予鼓励,对每个活动细节都构思严谨。这不仅仅是志愿者活动,更是志愿者“项目”志愿者“事业”,骨干志愿者,带队志愿者更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管理能力。】

 

七彩虹是年轻的,缺经验可以理解,缺纪律、沟通、活力、缺激情,难以想象……
当存在怀疑的时候,就会有动摇的一刻,写个贴,愿能救救我心中的七彩虹。

发表于 2006-3-11 17:51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免费注册

返回顶部